武常岐
一、境外经济商业相助区基本情形
(一)基本情形
境外经济商业相助区(以下简称“相助区”)是由中国政府主导,通过谈判与东道国政府签署协议,并在协议限制的地区内,由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链较为完整、发动和辐射能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工业园区,以吸引中国或其他国家企业投资兴业。阻止到2018年底,我国已经在50个国家设立了初具规模的118家相助区,其中77个处在“一带一起”沿线的23个国家,35个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42个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成为“一带一起”建议的承接点。相助区累计投资凌驾4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凌驾30亿美元,为外地创立了凌驾30万个就业岗位。
早期“走出去”的大多是央企,主要投资基础建设,而现在正在进入“一带一起2.0”时代,大部分相助区由民企加入,使用已有的基建来生长工业生产和商业。已设立的118家相助区中,20家抵达国家验收标准,财务部予以发放上限3亿元的津贴。现在该妄想暂停审批,将在修改申请要求和津贴金额后升级刷新和新建一批相助区。
(二)境外经济商业相助区的起劲影响
1.推进国际产能相助,实验国家生长战略,建设“一带一起”国际产能相助的双赢平台。
2.降低生意本钱,创立新的制度情形,降低关税等,使得在制度安排、政策步伐与基础设施条件较为欠缺的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更为便捷。许多相助区的建设依赖政府间高层的相助,以政府为后援,阻止了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在大型跨国公司的垄断下面临的危害,规避了商业壁垒和摩擦。入园企业既能享有东道国提供的优异投资情形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又能充分使用境外资源,拓展境外市场,一直增强与境外企业在资金、手艺等方面的交流,实现发动境外工业集群生长的目的。
二、境外经济商业相助区的建设和治理
(一)建设流程
建设相助区的流程分为5步:果真招标、企业投标、宣布中标企业、园区建设、政府审核。首先,中国商务部牵头制订相助区的基本目的政策,宣布响应的通告,向海内企业果真招标。然后,企业凭证要求投标,各省市政府部分凭证要求统计和起源筛选企业,再凭证投资项目质量,投资人自身经济能力、治理能力、招商能力选择标的。审批通过的相助区由政府全力支持、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签署相助区建设协议,配合外地政府对相助区举行妄想,使用双方自愿,增进计划实验。通过市场化的方法对海内企业招商。由愿意并有实力和信誉的大型公司或企业团结体认真妄想建设和谋划等事情。商务部按期会检查妄想项目,举行监视和提供响应的效劳,对生长效果举行审核。

(二)运营模式
1.相助区运营模式
相助区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加工区模式和工业园模式。加工区模式主要依托劳动力资源富厚、口岸和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优越的区域而建设,例如巴基斯坦旁遮普中国裁缝工业区(劳动麋集型加工园区)、中哈阿克套能源资源深加工园区(能源资源加工区)、华信中俄现代农业工业相助区(农业加工区)等。
优势企业主导型工业园由规模较大的特色企业或是政府通过政策等形成的优势企业发动,工业间集聚功效强、竞争优势显著、工业链体制完善、容易形陋习模经济。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和赞比亚中国经贸相助区都是依托优势企业主导形成的工业园,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是中小企业集聚型工业园,园区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协助又竞争的竞合关系。
2.相助区治理阶段
相助区运营主要有四个阶段:建设期、生耐久、成熟期和扩展期。建设期运营的重点在于开发、建设、招商等职能,并提供信息咨询效劳,包括战略妄想、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研究、企业招商、房地产开发与运营等咨询。
生耐久的重点在于投资治理、企业效劳等职能,详细包括投资治理、融资治理、企业效劳、工程建设。处于这一阶段的相助区还应针对工业定位准确寻找入园企业。
成熟期的重点是运营治理效劳,着重于增值效劳、园区治理等职能,目的是通过商务部对相助区的审核确认条件,主要提供企业注册、财税事物、海关申报、人力资源、金融效劳、物流效劳等。
扩展期的目的是于原有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
3.相助区治理模式
相助区治理模式主要分为政企混淆治理型和企业主导型。政企混淆治理型由相助区开发主导企业团结社会资源、中国中央或地方政府、东道国政府等几方建设工业园区管委会,由管委会认真社会事业,管委会下设的运营公司认真相助区的开发建设、实体谋划和一样平常园区治理。
例如,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就是湖南省政府资助省内企业举行境外投资的前言,由长沙经开区、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开发公司、中地外洋集团配合出资设立了运营治理公司。中白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相助区(由天津泰达实验)等都是政企混淆治理型园区。
企业主导型是由相助区的开发主导企业团结社会资源建设工业园区开发运营公司,开发运营公司既认真相助区的开发建设,又同时肩负实业谋划和认真相助区一样平常治理的双重职能。例如东方工业园就是由民企主导。政府主导的相助区可以更好地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效劳,而企业提倡的相助区在商业运营上更具优势。

三、现状和趋势
现在,相助区主要漫衍在“一带一起”沿线及非洲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富厚,东道国与中国有恒久友好的政治经济往来和相助同伴关系。相助区投资主体大多为实力较为雄厚,有一定外洋投资履历的大中型企业。相助区主要依托集群式投资和链条式生长,工业群集效应已经初现。
2019年1-5月,我国与“一带一起”沿线国家货物商业收支口总额凌驾5000亿美元,同比增添3.2%;直接投资57.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2%;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5.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5.1%,对相助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抵达了102亿美元。
但相助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1. 缺乏整体妄想以及合理的企业资源设置,体现在开发本钱偏高、缺乏专业运营职员,前期投入本钱大等方面。
2. 从相助区妄想来看,应该是企业运营的市场化性子,照旧政府效劳行政及公共效劳的性子,尚有待更深的讨论。
3. 政府间、政企间没有成熟的相同机制,增添了投资危害。中国政府与东道国政府层面应起劲协商,配合支持相助区和其中的企业生长。
4. 许多相助区运营企业都反应了国家政策的一连性不敷,投资帮助政策审批程序较量重大,民企难以享受与国企一律的金融支持,导致一些运营企业难以融资,影响了它们的投资妄想。针对这一点,国家支持政策正在跟进,今年两会时代商务部体现将继续支持升级刷新一批,同时新建一批相助区。
四、案例剖析
1、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
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由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投资设立,2015年4月通过商务部和财务部确认审核。园内设有海关、税务和其它效劳机构,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效劳,现有企业85家,主要是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埃塞尔比亚幅员辽阔、教育和人力资源富厚,外地本科学历的工人入职每月人为44美元,事情2年后可提高到90美元。虽然园内工人人为远低于中国,但仍高于工业园外,故埃塞俄比亚政府把工业园作为“可一连生长及脱贫妄想 (SDPRP)”的组成部分,列为国家工业生长妄想优先生长项目,并在学习了工业园区的生长战略后,制订了相关政策,在阿吉铁路沿线建设了一些园区。
华坚鞋业作为首批进驻东方工业园的企业之一,为外地经济生长做出了优异孝顺�;嵝涤�1991年在江西赣州建设,1996年在东莞设厂,贴牌生产鞋类,被称为“天下女鞋大王”。2011年华坚鞋业到埃塞俄比亚建厂,总投资800万美元�;嵝翟谕獾卮戳⒘宋濉⒘虑楦谖�,并正在扩大规模,制作自己的工业园,未来将创立更多就业。一批以华坚为代表的企业在东方工业园取得了重大乐成,获得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推动了东道国工业政策的生长。
2、格鲁吉亚华凌国际经济特区
新疆华凌是新疆外地著名的民营企业,营业涵盖房产、物流、农牧、饭店、学校等工业,主营建材市场,占地100万余平方米。
2007年华凌最先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结构,并最终选定在市场化水平高、营商情形好的格鲁吉亚投资生长�;柙诟衤臣墙ㄉ枇恕盎枳杂晒ひ翟啊焙汀盎韫示锰厍�,投资了5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外地银行贝西斯,这是中国民企在境外收购的第一家银行。差别于许多海内的工业园依赖入口装备,华凌自由工业园里的工业装备多为中国制造,真正发动了产能出口�;璧睦酉允境�,民企在境外经贸相助区也有生长机缘,可以和国有企业一起实现“国民共进”。
3、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
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建设于2006年,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和外国政府协议建设的境外经济商业相助区。鲁巴经济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拉合尔市,是巴基斯坦第二大都会,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在协议限制的地区内,青岛海尔集团和外地企业一起,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生长关联企业供应链,吸引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企业入驻。现在相助区周围已经配备仓储、电厂、餐饮等关联企业,发动了巴基斯坦作为一个一带一起沿线生长中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五、政策和治理建议
1.“中国故事”的实现者
境外经济与商业相助区相助区可以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工业转移、增进一带一起沿线国家经济生长、提升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和回报、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规避出口商业壁垒。相助区资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是将“中国故事”泛起给天下的实现者
2. 相助区定位
一带一起早期主要是由央企在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应该开启“一带一起2.0”时代。以出口为重的制造业企业,在外地及周边国家有需求的条件下,应该起劲入驻相助区,所谓“先有市场,后有园区”。在相助区内,国企、民企应协同生长,发动沿线国家经济运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生长,实现一起“一带”。例如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工业园,在修建口岸的基础上,在周围开设工业园,确�;∩枋┐淳鸵岛途迷硕�。
相助区还可以饰演“制度中介”的角色,通过建设园区、制订和其他地区差别的政策,快速拉近中国同其他文化、治理制度、经济水平差别较大的国家的距离。一个国家的投资本钱越高、制度差别越大,中国越应该选择通过设立相助区的方法在这些国家投资生产。
3. 区域全球化
近年来,出口从价值链延伸型转变为以规避出口本钱、转移生产能力和跨国追求要素价钱差别为主。在这样的时机下,以容纳制造企业为主的相助区是最好的载体。未来,相助区将碰面临区域全球化和全球外地化这两个可能的机缘和挑战。
区域全球化可以把中国的工业集群以致生产方法整体复制到劳动力或原质料本钱更低、距离市场更近的地方,营造相对自力的关闭母国情形,可以镌汰区内企业的情形顺应本钱。但外地化取向缺失,会造成相助区与外地社会的对立,应该起劲建设多元化园区,吸引差别国家企业入驻,拒绝制作“中国城”。
4.全球外地化
全球外地化旨在通过跨国网络支持和迎合东道国的本土需要。一些国家投资情形不良,执律例则不健全,若是一味迎合本土习惯,相助区投资和治理就可能面临与母国执法保存冲突的逆境。要和东道国政府协调,配备一站式效劳,创立优异的营商情形。无原则地向不善的情形妥协,取悦外地政府,则受外地政治天气影响大。怎样在这两个模式之间决议,从一定水平上决议了相助区未来的生长。
作者单位:伟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