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碳中和”时,是否会以为这一看法离自己很是遥远?事实上,研究显示,我国家庭生涯消耗所引发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占到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2%,而随着我国住民生涯水平一直提高,这个数字预期还会一连上升。
伟易博应用经济学系助理教授高彧作为主讲嘉宾,在北大伟易博主理的“碳中和前沿沙龙”中聚焦消耗领域的碳中和远景和投资时机,团结学术研究与市场现状,分享了她的洞察和思索,期待以此资助小我私家与企业寻找碳中和配景下的新消耗机缘,为碳中和中的消耗厘革提供前沿性、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01影响消耗者低碳行为的三大因素
有人以为,碳中和属于宏观目的,它的落实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来推动,而通俗消耗者难以加入其中。但事实上,家庭或小我私家作为碳消耗的终端,孝顺了这个社会最大部分的碳排放。
家庭碳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是指家庭生涯直接消耗和家庭出行所爆发的排放;间接排放是指生产衣食住行等非能源产品和效劳所爆发的排放。无论凭证哪一口径测算,我国家庭生涯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已经占到我国总排放量的50%左右。虽然这一数字仍然远低于美国等蓬勃国家的水平,但随着我国住民生涯水平的一直提高,我国住民端的碳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预计还将一连上升,这就给从家庭端减排带来了极大的时机和需求。
而为了增进消耗者的低碳行为,我们首先需要相识的是消耗者的低碳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高彧教授凭证大宗的学术研究和治理实践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三种类型。
第一,消耗者知识的缺乏。高彧教授体现,通俗住民关于家中常见用电器和节能知识的相识是缺乏的。好比,许多人并不知道究竟是“LED灯”照旧“节能灯”更节能?怎么使用电器可以更省电?若是人们不具备相关的知识,那么节能行为就难以谈起。
第二,信息反响不实时。高彧教授以为,这点与知识缺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知识缺乏指的是“我不知道事实是什么”;而信息反响不实时,往往强调的是“我没有注重到”。由于在现实生涯中,人的注重力是很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注重力都集中到节能减排这件事情上面,生涯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关注;谎灾,我们为节能减排所分派的注重力是很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形下,纵然人们知道某些耗能行为的响应效果,也可能由于没有收到实时的提醒,体现出了某种水平的疲倦。
试举一例,在美国餐厅用饭的时间,价钱单上面的价钱通常不是最终价钱,而是不含税价钱,当消耗者付款的时间,总是需要特殊盘算消耗税?梢韵爰,当很是实时且清晰地提醒消耗者他为此所支付的税费与隐去相关信息相较量,会对他们的消耗行为爆发完全差别调理作用。同理可知,当信息反响很是实时、很是明确的时间,伟易博注重力就会较多地放在伟易博能源使用行为上,进一步的,伟易博用能行为也可能因此爆发改变。
第三,对天气转变的态度与价值观。高彧教授先让各人思索这样两个问题:(1)你相不信托天气转变是真实爆发的?(2)你以为天气转变多洪流平是由人类行为造成的?
每小我私家基于对事实的相识和价值观的差别对上述问题可能有差别看法?梢运,天气转变是人类历史上所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品问题”,所谓公共品问题就是说我们每小我私家都需要对其作出适当孝顺,但问题的难点就在于,若是完全从自私自利的角度来思索,最好的步伐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要做,等着别人去做。由于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对总体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若是自己不支付而让别人支付,这是一个对自己来说赚钱最大的战略。可是若是各人都想“搭便车”,却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悲剧。
关于天气转变问题而言,若是某些消耗者基础不信托天气转变,或者说他以为天气转变不是由于人类行为造成的,甚至说他们只想着别人支付,自己赚钱。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部分消耗者完全不会接纳任何低碳行为,我们也对此一筹莫展了呢?事实上不是的,由于低碳行为跟我们每一小我私家的经济利益是挂钩的。
照旧拿灯胆举例,虽然购置更节能的灯胆,好比说买LED灯胆,可能会比一样平常灯胆更贵一些,可是由于它更节能,着实会降低为此所支付的电费。数据显示,LED灯胆的基本上可以一年回本,而这个产品自己的使用寿命却在五年左右。在这种情形下,使用的时间越长,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就越大。这启示我们:既然低碳行为有可能给小我私家带来经济收益,哪怕关于那些更在乎自身利益而不体贴天气转变的人,我们也是可以找到一个着力点去改变他们的行为的。
02家庭常见的碳减排要领知几多
在剖析了影响消耗者低碳行为的因素后,高彧教授详细先容了两类适合家庭常用的碳减排要领:一是家庭能源治理,可以以家庭能源报告和实时智能表显为着力点;二是提高能源效率、手艺升级刷新,可以以家庭能源审计和能源标识为着力点。

家庭能源报告常见于西欧蓬勃国家。西欧民众每个月在交电费、煤气费时,除了收到账单还会受到一份家庭能源报告。这份报告上面包括种种各样的信息,今天可以聚焦于其中一角(见上图)。这里展示的是自家能源使用量与邻人的比照。这份报告之以是列出比照数据,现实上使用了社会意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社会较量”的看法——通过展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使其相识自己的行为是否切合社会规范。
为什么“社会较量”有用?举例来说,这个月你们家用了300度电,但300度电是代表用得多了照旧少了,许多人着实是没有看法的。但若是我告诉你,住在你家周围的邻人们平均只用了200度电,而其中那些最节电的邻人,他们只用了150度电。这时间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你或许率会赞成这个月自己家确实是用电过多了;谎灾,这种要领提供了一个“锚”,我们可以借此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当。它可以资助我们思索自己的用能行为究竟有没有问题,或者说有什么可以刷新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美国学者用实证研究严谨地测算了给住民发送家庭能源报告这种干预行为,对家庭用电行为爆发的影响,相关研究效果揭晓在《美国经济谈论》上。该研究显示:
从短期来看,若是每月向住民发送家庭能源报告,那么每户天天用电量平均镌汰了0.3度,进一步推知,若是成千上万户家庭都收到这样一份能源报告,那么由此爆发的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别的,该研究还发明,每月收抵家庭能源报告的住民比每季度收抵家庭能源报告的住民更节电。也就是说,反响更频仍能更洪流平地改变人们的行为——若是可以每个月给住民反响,就不要每个季度给他们反响。
从恒久来看,该研究发明给住民发送家庭能源报告这一干预行为具有恒久一连的效果,在一连四年的视察时代,住民用电量水平是一连下降的。纵然在实验中途,阻止向加入其中的某些住民发送家庭能源报告,会发明他们的用电量虽有小幅反弹,可是相较于没有收到报告之前,他们的用电量仍然有显著的下降。

有趣的是,研究团队还进一步探索了这一干预行为是否会有负面效果。研究团队询问了那些收到报告的家庭:你愿意出几多钱购置家庭能源报告。他们发明,大大都人愿意为此支付0~9+美元;但也有一部分人,宁愿为不收到这份报告而付费。
不难明确的是,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很好的住民,虽然愿意收到这份表扬自己的反;可是关于那些“用电大户”来说,可能就不大愿意总是收到这样一份提醒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体现欠佳的反响。
这也提醒我们,若统一给各人发送这份报告,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反感,当他们又没有步伐退出这个项目的时间,这种行为干预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效果。我们不可仅仅看这种干预行为在节能减排方面带来的正面效果,而忽略了它给某些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这也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我们不可遗忘把它盘算进来。

接下来,再看另外一个常用的能源治理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实时智能表显。作为另一种常用的能源治理方法,实时智能表显则能够显示用户的实时能耗。例如,它能够见告人们每一次沐浴时的耗水量和耗电量;同时允许用户自界说目的,在凌驾目的能耗时发出提醒。
但这些实时智能表显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真正施展效果呢?有研究者对此睁开了探讨。研究团队免费将智能表显淋浴头发放给三组住民,但三组住民看到的显示信息差别:第一组作为比照组只能看到水温;第二组能够看到实时的用水用电信息;第三组不但会收到实时的用水用电信息,还能够看到已往的用水用电信息。
实验效果显示,后两组的用水量和耗电量都有了20%以上的显著下降,这背后意味着一个极大的碳减排的着力点。为了证实这一发明在更多领域适用,研究团队还在旅馆中睁开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发明,即即是在免收水电用度的旅馆,装置智能表显也能显著地改善住客的用能行为。数据显示,装置智能表显后住客每次沐浴都会比原先镌汰0.197千瓦时的能源消耗。即便相较于住民端从2.7千瓦时直接跌到2.1千瓦时的转变幅度更小,但仍然是一个很显著的镌汰。
除了刚刚先容的智能水表之外,我们可以想象若是用智能电表取代古板电表,并通过它们发送信息见告住民,他们家中所有的电器实时的耗电量,让家庭用电行为越发的透明和具象,那么就可以借此影响人们的用能行为。

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我们能做什么呢?现在来看,提升能源效率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即家庭用能审计和能源标识。
家庭用能审计是一项在蓬勃经济体中很常见的营业。住民可以通过花钱雇佣专业的能源审计职员上门检查家中所有可能爆发能源消耗的地方。他们会凭证视察效果出具出一份家庭用能审计报告,内含用能评估信息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建议。住民可以凭证这份审计报告有针对性地作出起劲,改善家庭用能情形。
现在,我国划定一些家用电器在出厂时必需贴有中国能效标识。除了我国和欧盟常见的标示A+++、A++、A+品级,以及耗电情形(例如每开24小时,会消耗几多电量)的标识之外,在美国和日本常用的另一种标识中会列示电费信息——告诉消耗者该电器会爆发几多电费。那么究竟怎样设计能效标识,能够更好地资助消耗者做出不但切合其自身利益的选择,还同时知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呢?为了回覆这一问题,高彧教授及其相助者以家中常见的冰箱为例睁开了研究,研究效果揭晓于Nature 杂志子刊Nature Energy 。

她们发明,提供冰箱全生命周期电费支出这项信息后,人们着实更多地购置了更自制的产品。也就是说,消耗者普遍对能效标识有误解,将能源效率和总耗能量两个看法混淆,误以为能源效率好的冰箱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当把经济收益写得很显着的时间,消耗者会以为更贵更有用率的冰箱,现实却没有带来那么高的收益,反而会倾向于去买自制的冰箱。不必担心的是,虽然消耗者购置了更自制的产品和能源效率更低的产品,可是总耗能没有增添,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碳排放量着实没有爆发改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用电器的能效标识上列示用电器的电费支出信息,虽然可能使得消耗者购置价钱更低但能源效率更差的产品,但却可以在不改变总排放量的情形下增添能效透明度,;は恼叩闹槿,资助他们凭证自身偏好做出切合自身利益的选择,而这恰是实现公正、合理碳中和转型的条件条件。
03在推动消耗者低碳行为中寻找机缘
最后,高彧教授对上述要领举行了总结,并指出能够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资助企业寻找市场商机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消耗者的低碳行为。
高彧教授体现,从政府方面,应当更多推动能源审计的生长,作育更多的专业职员;向蓬勃国家学习,对能源审计提供津贴,以此让更多的家庭能够肩负能源审计的用度;同时思量优化能源标识上的信息展示,镌汰消耗者的误解,并推动其接纳更多的低碳行为。
从企业的角度,则可以为消耗者提供更多的反响。家庭用能报告、智能表显等产品显然都有其市场需求;在能源标识以外,也可以从企业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增进消耗者的低碳行为。
高彧,现为伟易博治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助理教授。她于2017年结业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专业为行为经济学。她现在主要从事决议理论,危害与不确定性,跨期选择下的行为研究,并且应用行为与决议理论,以实验室与实地实验为工具,研究个体行为,如养老金发放,可一连生长与天气转变等公共议题。她的研究效果揭晓在Nature Energ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Experimental Economic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