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新浪金麒麟金融科技分论坛—智能时代的金融科技”在北京举行,伟易博金融系主任刘晓蕾教授出席论坛并举行主题演讲。
刘晓蕾教授体现,Fintech的实质是金融,科技改变金融效率,知足金融需求,增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效劳。但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带来潜在的更大的系统性危害,应增强适当的羁系,既不可因噎废食,也不可放任自流。
实录如下。
谢谢各人!很是谢谢主理方约请我来加入今天的这个运动。我今天想跟各人分享一点我关于金融科技自己浅易的看法。我讲话的问题是《从金融的视角看科技立异》。
中国Fintech的生长已经凌驾了美国
金融科技究竟对金融业带来了什么影响?金融手艺关于金融行业究竟是一件好事照旧一件坏事?学术界关于金融科技的一个最新研究文章通过数据剖析得出来的结论是,有一些科技,好比说区块链,着实对金融行业整体来讲有一个正面的效果。如P2P融资、移动支付,对古板的金融行业是有负面攻击的。
总体来讲,这篇文章说美国的金融科技生长很快,给古板的金融业带来了很大的攻击。包括国际着名的智库也好,研究机构也好,一样平常都较量认可金融科技在中国的生长到今天为止已经凌驾了美国。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在移动支付的角度着实已经远远凌驾了美国,包括新年红包的发放,许大都据都显示中国在Fintech的生长方面已经凌驾了美国。
像余额宝,余额宝泛起之前,在美国有类似的模式,即Paypal,跟伟易博支付宝很是类似。它是在1999年的时间泛起的,比余额宝早许多年,他们建设了一个Paypal基金,把内里的钱转到钱币基金里,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Paypal基金做了许多年,但到2011年已经清盘了,不保存了。跟它的商业模式很是类似的余额宝,2013年才降生,允许客户把支付宝内里的钱转到余额宝,余额宝挂钩一个钱币基金——天弘基金。到今年的1月份,余额宝的用户凌驾3亿,总规模突破万亿,天弘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钱币市场基金。
Paypal基金的泛起比余额宝早许多年,应该说有先天的优势,可是它们的效果却很是的差别。关于学者来讲就很是好奇,同样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会泛起截然差别的两种效果。先从理论上来讲,学术界把立异分成两种,一种叫横向立异,就是说立异多出来一种产品,原来有10种产品,现在泛起11种产品,使得消耗者可以选择的商品数目增添了。尚有一种是纵向立异,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提升它的质量,好比说iPhone,现在有iPhone 7,后面有iPhone 8、iPhone 9,是纵向的立异,产品的质量获得了提升。
纵向立异和横向立异的差别点在于它是一个破损性的创立,由于它的泛起使得原有的产品价值消逝了。好比出了iPhone 7就没有人用iPhone 6了,当这个立异泛起的时间对现有的产品着实是带来价值损失的,一部分价值损失掉了。以是说纵向立异在某种水平上着实它的阻力要比横向立异更大,特殊是我现在保存现有产品的时间,再做新着实是损害掉现在产品一部分质量的。或者说银联来搞移动支付,对银联地铺来说就是一个价值损失了。
带着这样的理论配景我们来看Paypal和余额宝,比照一下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金融。在2013年的时间余额宝泛起和到今天,同样的原理美国的金融是很是完善的,充分竞争的。我还记得十多年前,快二十年前我在美国念书的时间,我想去购物中心买一台电视,很是很是大的电视,你只需要付一部分首付,就可以买到一台很是大的电视。我一个穷学生,只是拿奖学金也可以消耗得起。十几年前美国的消耗金融就已经很完善了,一个通俗老黎民他所需要的金融需求基本上已经获得了知足,它的金融生长是很是完善的。
美国通俗民众的手里可投资金较量少,一样平常的资金都是401K等机构运作,小我私家的理财需求也没有那么大。相比中国就完全差别,中国的金融系统至少在互联网金融生长的这几年之前,着实是很是不完善的。银行营业留出了许多空缺,有许多大宗的需求没有被知足,包括消耗者的需求或者是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金融的需求,着实现有的银行系统是没有能够提供的。
其时银行在制度的掩护下实现了垄断,以是提供效劳的效率不是很高。并且中国平均储备率很高,老黎民的小我私家理财着实需求是很是高的,以是总体来讲,中国其时是金融需求高、供需不平衡这么一种状态。包括伟易博余额宝,包括厥后的互联网金融,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应运而生,填补了中国长尾用户对金融需求供应缺乏的状态。
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
2013年余额宝降生之前,伟易博钱币基金是很是不蓬勃的,基本上老黎民都不知道有钱币基金这种理财方法,到银行就是存款,银行业不太向你先容很是类似的钱币基金的产品,是余额宝产品出来之后各人才知道尚有这么一个工具可以买。在某种水平上,着实余额宝是举行了一次金融普及教育,使得老黎民知道尚有一些金融产品就在那里,可是我们不相识。
为什么在已往几年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会取得这么大的生长,我小我私家的剖析是,中国的银行金融的供应远远没有知足老黎民的金融需求,特殊是长尾用户的金融需求。
伟易博金融系统一直银行是为主的,已往互联网金融,包括金融科技的攻击,在我看来着实是金融自由化的历程。由原来银行的统治,老黎民的钱只能保存银行的这样一个状态,向更疏散的更多的理财途径转化的金融自由化的历程。
我总结,互联网金融,手艺是手段,实质是金融。金融的实质是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换。金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在信息差池称情形下的信托问题。我不知道你能不可还我钱,也不知道你这小我私家靠不靠谱,我要不要把钱贷给你,这是金融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科技是给解决信息差池称提供了手段,好比大数据征信为不信托问题提供了手段。包括京东的风控,可以收罗更多的数据,为解决信息差池称、不信托问题提供了途径。尚有区块链的漫衍式记账,不可更改的特征为去中心化的信托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计划。原来双方不信托怎么办?我需要一个第三方机构,好比仲裁机构,好比银行,好比支付宝。未来区块链的手艺由于它的去中心化,由于它不可更改的特征,为我们解决不信托的问题提供相识决计划。
既然金融科技是金融,我们就要用金融的眼光看待它。金融有一个大的特征,它有很是严重的潜在的系统性危害。从学术界的理论来讲,早在96年、99年,学术界专家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的理论,很是很是小的实体经济的负面攻击,通过金融系统也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若是实体经济泛起一点点小的问题,负面的,资产就会贬值,典质品也会贬值,你就借不着钱,借不着钱投资就会镌汰,投资镌汰你的资产就会进一步贬值,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以是他提出一个金融加速器的理论。
除了金融加速器以外,金融自己着实也有懦弱性,就是所谓的恐慌可以酿成现实。若是一家银行是很是康健的银行,但好比媒体宣布了一个新闻说这个银行没钱了,各人就会去挤兑,那么这个银行就真的会没钱了。以是说金融系统自己特征导致了它有一个懦弱性,它有可能引发系统性危害。
Fintech可能增大金融系统性危害,应增强适当的金融羁系
我们现在谈的金融科技在我看来它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增大了系统性危害,加速了危害在差别资产之间的熏染。中国的资产原来“熏染性”就较量强,或者说原来联动就较量强。2015年时间的股灾特征较量显着,其时是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同涨同跌,很难想象这些股票基本面都是一样的,着实基本面并不都是一样的,可是由于非基本面的缘故原由会导致这些股票同涨同跌。阿尔法的平均是2%,中国是排倒是第二的,仅次于波兰,同涨同跌的水平抵达了45%,美国只是2%。也就是说,中国所有的股票资产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同涨同跌,受基本面的影响很大。平时40%多,2015年股灾时代的1、2个月趋势抵达了60%,也就是说,同涨同跌是很是严重的。
未来的Fintech有可能加大同涨同跌。美国2010年爆发过一天的时间跌了700点,可是很快弹回去了,其时就是由于盘算机生意,有一笔单打下去的时间造成许多其他盘算机生意的卖单。若是日后伟易博智能投顾被大宗的使用,有许多相类似的盘算机程序化的生意在那儿,那么是不是更有可能引发类似的同涨同跌,潜在的危害是有可能的。
手艺只是手段,手艺是中性的,不可由于你这个产品是在互联网上卖,照旧在银行柜台上卖就区分看待,应该一视同仁,要看你这个工具的实质是什么。蓬勃国家西方国家,好比美国把P2P的网络平台定性为证券刊行和销售机构,既然提供的是金融效劳,你就应该听从《证券法》的划定,接受金融的羁系。指导头脑是我不管你的手艺是什么,我只看你应用的实质,我信托这也应该是我们关于金融科技羁系的一个准确的偏向。包括英国的沙盒式羁系,类似于伟易博试点,但我不清晰这个新事物是什么样的时间,我也应该允许它生长。以是,英国沙盒羁系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最近他们出的报告资助175家企业,有的企业已经拿到了授权。
最后一点是关于羁系科技。上个周末在杭州开一个新金融的聚会,其时杭州有一个互联网法院的副院长向我们做了一个先容,杭州最先建设了互联网法院,审理互联网方面的案件,并且他是使用互联网审理的要领。他们也是直接到平台搜索资料,很快的完成审理,我以为这也是用新科技手段来羁系新科技的立异,数据被应用在羁系中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趋势。
Fintech的实质是金融,科技改变金融效率,知足金融需求,增进金融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效劳。但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带来潜在的更大的系统性危害,应增强适当的羁系,既不因噎废食,也不放任自流。我信托手艺的前进能够带来更好的金融效劳,助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添的优美生涯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生长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民的优美生涯。谢谢各人!
刘晓蕾
现为北大伟易博治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系及会计系教授。她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得海内外奖项,包括安子介国际商业研究奖,美国西南金融协会最佳博士论文奖,美国西部金融协会最佳公司金融论文奖及亚洲金融协会最优论文奖等。她现在担当学术期刊金融治理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她的论文曾揭晓于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包括政治经济学杂志(JPE)、金融杂志(JF)、金融经济杂志(JFE)、金融研究谈论(RFS)、钱币经济学杂志(JME)以及治理科学(MS)等。她的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及公司金融,近些年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在加入伟易博前,刘教授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并取得终身教职(ten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