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易博

  • ?北大主页
  • |
  • 一带一起书院
  • |
  • 用户登录
    • 教职员登录
    • 学生登录
    • 伟易博邮箱
  • |
  • 教员招聘
  • |
  • 捐赠
  • 伟易博(中国区)官方网站
  • |
  • English
首页热门

吴志攀:“直言不讳”的人——追忆厉以宁先生

2023-02-28

所属栏目 新闻 链接 /index/xyxw.htm
摘要是否显示

伟易博(中国区)官方网站

厉以宁

1930年11月22日-2023年2月27日

昨晚  ,惊悉厉先生去世  ,这让我悲哀万分 。脑子里像过影戏一样  ,似乎又看到他授课、讲话、讲故事时的音容笑貌 。厉先生是我国经济刷新理论的探索者、呼号者和教育家 。他能在那么早的时间敢于发明  ,敢于讲话  ,与他特立独行的气概有关 。我这里仅举一个例子:

厉先生讲话从不“穿靴戴帽”  ,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我曾多次在差别场合听过厉先生讲话和作报告 。他每次开场就直接说  ,“我讲三个问题” 。紧接着就最先讲第一个问题了 。由此可见  ,他讲话从不“穿靴戴帽” 。“穿靴戴帽”或许有几种类型:一是先客套一番话 。这外貌上看似批注自己谦逊  ,现实上是思量到听众中会有差别意见  ,而给自己留台阶 。二是引用时下盛行话语  ,因应形势表一个态 。三是说一些赞扬听众的话  ,建设起自己与听众的友好界面  ,让自己与听众没有距离感 。可是由于这些“穿靴戴帽”型的开场白说的人太多  ,都是重复的话  ,也没有什么新意  ,听众已经厌烦了  ,都希望不要再铺张时间  ,尽快进入正题 。

2018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时代  ,厉以宁代表77-78级同砚的授课先生再次给同砚们“上课”

有句老话叫做“直言不讳” 。它若用在讲话、授课或作报告场合  ,就是听众最喜欢的开场白形式了 。由于各人的时间名贵  ,需要直入正题 。已往听评书  ,说到古代大臣们上朝  ,皇上也会说:“有本便奏  ,无本退朝” 。这也批注皇上对重复千百次的奉承话不厌其烦了 。我们且把今天的听众当“皇上”一样尊重  ,听众就肯定不肯意听铺张时间、冗长、无意义的开场白 。事实  ,各人都忙于事情 。

我在这里说“直言不讳”容易  ,可是真的要在讲话时做到这一点  ,我自己也做不到 。首先  ,要有敢于不“随大流”的勇气 ;其次  ,要有接受别人说自己这个差池、谁人不对适的心态 ;再次  ,还要有在一些场合不怕人家扣“政治帽子”的胆量 。

可是  ,厉先生做到了“直言不讳” 。厉先生之以是能做到  ,应该与他的人生履历有关  ,他一经当过20多年的图书馆治理员 。在大都人都不念书的时间  ,他却天天在与书打交道:抓紧时间念书  ,阅读古今中外种种书籍 。试想一下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大学一共才4年  ,时间急遽而过  ,并且其中忙这忙那  ,又能读几多书呢?在一个相对清静的时空中  ,一连读20年的书  ,相当于上了“5个大学”!念书使他的眼界大开  ,心怀大开 。20年苦读古今中外最有学问人的头脑积累  ,学习他们的智慧  ,也更能让他自力思索  ,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和语言 。在这段念书时光的每一天  ,厉先生似乎在与昔人对话  ,与智者交流  ,向天下史上那些最富有想象力和创立力的先贤们讨教 。这使得他的眼界高了  ,思索的问题也精湛了  ,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富有创意和诗意了 。

1988年6月  ,厉以宁在认真阅读着学生的论文  ,并仔细批注

这段看起来似乎孤苦念书的履历  ,在他回到讲台后便连忙展现出与众差别了:他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语言从不“拖泥带水”  ,而是“一针见血” 。这段念书的履历  ,一定对他厥后教书育人影响重大而深远  ,以是他在每次讲话时  ,不肯意铺张听众的时间  ,也不肯意铺张自己的精神  ,“好钢使在刀刃上”  ,让鸡毛蒜皮的事  ,不占用名贵的时间 。

厉先生走了  ,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学术头脑和治学履历等许多名贵的精神遗产  ,还给我们留下了“直言不讳”的讲话方法 。这不但是一种雷厉盛行的表达方法  ,照旧一种清静致远的勇气  ,敢于逆潮流而动的胆量  ,以及不铺张听众时间和对听众生命的尊重 。

厉先生千古!

2023年2月28日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雅讲席教授)

泉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责编|排版 李舒燕

分享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