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届北大伟易博新年论坛12月14日在国家聚会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奋进新时代 探索新动能”。在智能时代到来,科技驱动价值链重塑的配景下,围绕企业怎样在高精尖领域形成“闭环”,怎样看待科学研究和手艺开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伟易博教授张志学与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举行了对话。
张志学受邀在1998-2001年间深化和富厚华为若干岗位的素质模子,以后也一直跟踪研究华为。他透露了自己二十年前就提出、且一直未曾改变的看法:若是中国有一个天下级企业,那即是华为。他用数据指出华为在研发上的体现:华为2018年销售额占中国调解后的GDP的份额为0.78%,而华为投入的研发1015亿元,占天下研发投入的5.2%,它申请的国际专利占中国申请国际专利总量的10.13%。由此,张志学请徐文伟叙述了“发明和立异之间的关系”等深刻的问题。
徐文伟以为,立异的前沿是基础手艺的发明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没有发明就没有立异。大学是理论和手艺发明的源头。由于科学研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需要多路径探索和研究。大学和企业的相助是双向增益的历程,企业提供业界的挑战和难题,并提供商业化的场景和需求,而基础手艺的发明应该在大学。
“华为与全球几百所大学都有相助,在全球有60多个基础手艺实验室, 并与北京大学在前沿交织学科,医学等有着细密相助,建设了智能媒体联合实验室,数学联合实验室配合解决未来的难题和挑战。面向未来,华为将从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手艺息争决计划的立异1.0阶段,迈向基于愿景和假设驱动的基础手艺发明和基础理论突破的立异2.0阶段。”徐文伟说。
以下凭证对话实录整理:
张志学:徐文伟先生可以说给我们勾画了在智能时代来临的时间,一些基本的手艺以及公司关于未来科技的前瞻。那么这些年来,由于我对华为相对是较量相识的,1998年应人力资源部深化和富厚其时的速率模子,会见了无数的科学家和市场职员,以是昔时我记得来到伟易博2000年的时间,我就讲若是中国有一个天下级企业,就是华为。那么这么多年来我没有改变我的看法。
今天,5G、AI、大数据等等,我们很是清晰地看到背后的手艺支持。那这个背后最主要的来自于一个企业的研发,我给各人几个数字,华为2018年的销售额占中国调解后的GDP是0.78%,而华为投入的研发是1015亿,全中国是1.96万亿,各人除一下就知道,占天下的5.2%。这个公司他获得的专利占全中国的10%。以是我想讨教徐文伟先生,他今天讲到立异和发明,由于原来各人最新和国际学者争论的时间,他说华为没有研发,我给他举例子,从1991年建设芯片,厥后叫器件部,厥后再叫做基础科学部,他没有说我们有了RND的D,可是华为有基础科学研究吗?这代表着国际社会对华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今天他关于发明以及立异之间的关系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科学研究和手艺开发之间的生长,我想请徐总对这个问题再做一个叙述。
徐文伟:很是谢谢。各人经常提到的立异,我们以为,主要是指立异1.0,是基于现有手艺基础上的产品,手艺息争决计划的立异,实现产品更先进、更自制、更好用,资助客户乐成,包括资助客户降低本钱、提升效率等。可是立异的前端是什么?是基础手艺的发明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没有手艺的发明就没有后续的立异。而发明的主体是在大学。由于手艺发明、科学研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针对高度的不确定性,需要举行多路径的研究,也就是说在有许多手艺偏向上举行研究投入。
第二点,企业主要是在科学手艺发明的基础上,把手艺酿成产品,这是企业该做的事情。为什么华为公司现在提出了立异2.0,也就是要往前再跨一步。由于通讯行业遇到了瓶颈:人工智能手艺也是六十年条件出来的,摩尔定律现在也遇到了瓶颈,虽然还会向前继续生长到3纳米,甚至到1纳米。但下一步怎么生长呢?我们以为一定是交织科学,而交织科学一定要做基础研究,华为建设了战略研究院,面向未来我们要和大学一起举行基础手艺的探索和研究。
但为什么大学教授很是愿意与华为相助呢?由于我们站在天下手艺的前沿,虽然对未来是渺茫的,可是对商业需求我们是很是清晰的。我们对未来的看法、遇到的挑战可以与大学教授分享,使他们的基础研究变得有序、有偏向。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能与全球300多家顶尖大学都有相助的缘故原由。
张志学:以是我们看到了华为有徐文伟先生执掌这个战略研究院,相信未来的五到十年华为不但是手艺开发上领先,并且会推动中国以致天下的基础的科学研究,也希望和北京大学有更多的相助,谢谢徐文伟先生。
徐文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