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杨思雨2018级FMBA
2019年7月7日北大伟易博师生一行19人由北京出发,前往漂亮的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期待着与全球乳业10强——伊利集团,在这个炎天有一个优美的相遇。随着列车驶出高楼林立的北京,沿途的景物逐渐坦荡,大朵的白云、延绵的群山,无不让人心旷神怡,500多公里的旅程倏忽而过。
一抵达呼和浩特,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伊利集团的热情,集团的向导和同事对伟易博师生的到来给予了热烈的接待,这是伊利集团首次接待外地高校成团来访。关于伟易博CDC来说,也是首次组织同砚赴内蒙举行企业参访。双方的“首次”会爆发怎样的化学反应,各人都充满着期待。

蒙古包内的“草原初体验”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伊利集团的专车,来到了位于金川开发区的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旅行,路上我们每人都拿到了一只小奶牛——伊利的吉祥物“伊诺”,伊诺的名字象征着付与能量与活力,软萌的样子十分可爱。
对乳企而言,奶源可控是谋划生长的基础,因此伊利很早就最先自建牧场,敕勒川基地更是集生产、繁育、旅行体验为一体的树模性牧场。许多同砚关于牧场的印象仍停留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到清洁整齐、分区有序的牧场才算举行了刷新。

现代化治理的牧场
我们到的时间奶牛们正在挤奶。虽然对伊利的智能化生产治理有所耳闻,但挤奶装备的自动化和挤奶流程的高效、卫生照旧惊艳了我们。只见经由清洁的奶牛体现得训练有素,逐一登上挤奶的转盘,由事情职员带上挤奶罩,挤奶罩毗连纪录和监测仪器,奶牛挤完奶后会自己将挤奶罩蹬开并走下转盘,挤出的牛奶由管道直接运送,全程无菌化运作。

原奶挤出后要进入工厂进一步加工,我们也沿着这一流程来到了毗邻奶源基地的工厂旅行。工厂也是自动、高效的完善体现:生产线所有是入口的行业顶尖装备,液奶运送完全经由无菌管道,生产的各个环节均由少少数工人操作大型装备完成,流水线源源一直输生产品,机械手臂认真装箱、码垛……正是有着这样高的科技水平,我们所旅行的工厂日均可处置惩罚鲜奶2000吨,让人叹为观止。

高度自动化的工厂

伊利事情职员为我们解说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位于金山开发区的伊利集团总部,在这里伊利建起了草原乳文化博物馆,为乳文化的继续和发挥孝顺实力,体现着一个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博物馆中,我们感受到了一样平常熟悉的中原文明之外的草原文明,看到了蒙古包的结构与牧民的生涯方法,知道了奶茶是南北融合的产品,明确了乳文化在蒙古族生涯中的职位,原来我们现在从超市货架上随意取下的牛奶或奶茶,背后竟蕴藏着这么多生动的故事。若是说适口可乐能成为一种文化标识,乳饮又为何不可?

草原乳文化博物馆
由远古走向现代,我们也遇到了一直生长的伊利:伊利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7户奶牛养殖户组成相助组,后壮大成奶牛场,再后分出了奶食物加工厂;1993年奶食物加工厂改组为伊利公司;1996年伊利果真上市,建设了现代企业治理模式;1997年伊利集团建设;1999年使用先进生产线大大延伸了牛奶保质期,产品走出呼和浩特销往天下,为日后一连壮大赢得先机;2008年和2010年为北京奥运会和世博会提供乳制品,充分证实产品知足最高标准;2012年最先国际化历程,在新西兰、荷兰等国举行全球化结构……
作为博物馆旅行的小彩蛋,我们发明了伊利早期产品展示,种种雪糕和奶粉包装,瞬间将我们(中心年岁较量大的几位)带回了童年。几多年已往了,从苦咖啡到优酸乳,再到金典、安慕希,陪同着国人的消耗升级,伊利产品也在一连立异升级。

为童年增添快乐的伊利雪糕
充分的旅行之旅竣事后,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和人力资源部副总司理郭宝东与我们举行了座谈,先容了伊利的生长历程、目今重放纵措和未来生长妄想,就同砚们体贴的伊利市场营销、外洋并购、立异激励机制等问题举行了详细的解答。从徐总和郭总的言语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伊利人扎实做实业的初心、严控食物清静的刻意和勇于一直攀高的雄心,也让我们对这家民族的、正走向全球的企业更为钦佩。

徐总和郭总与师生亲热座谈
座谈中,徐总和郭总均体现了伊利愿为人才提供充分验展才华的舞台,梧桐树已栽好,期待凤凰来,希望更多优异的同砚可以加入伊利,为更高目的的告竣一共起劲。郭总还为本次到访的同砚们发放了面试直通卡。

